当增白剂是面条中的“常客”时,他宁愿卖相丑也坚决不用;帮助支持“竞争对手”;上市“过会”时,不肯包装自己;喜庆的大会上向自己“放炮”……
大拙大愚的背后,也许有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大智慧。他领导的企业因而能在历尽艰难之后,成为中国挂面的领军者——
长款黑风衣,鸭舌帽。陈克明眼睛黑亮,眉毛很黑、很长,脸型方正,带着固有的憨笑。
2012年12月下旬,参加南县“中国挂面之都”授牌仪式,我们见到的陈克明,颇有几分大腕儿风范。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:“上市之后,言行、形象都得注意。”
操一口典型的南县普通话,语速很慢,每一个字都咬得很清楚。一开口说话,陈克明的憨厚劲儿便呈现出来。“他若与你不熟,半天也就这些话跟你说。”一位熟悉陈克明的高层员工挺直着身板,惟妙惟肖地模仿着他慢吞吞说话的模样。
2012年,当低迷和危机成为企业和经济界的关键词。“面痴”陈克明,仍沉着地领导着企业,稳步向前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.26亿元,同比增长20.5%;利润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。
我们来到克明面业位于南县的工厂,只见一长溜卡车正在等待提货。总经理陈克忠告诉我们:“现在正搞不赢手脚,订单压得多。但宁愿慢一点,少出货,也必须保证质量第一。”
面条大王,“痴”心炼成
南县成为“中国挂面之都”,办了个授牌仪式和论坛。河南工业大学研究食品加工的陆启玉教授,应邀来开讲座。晚饭后,我们去宾馆拜访陆教授,天南地北地聊着,陈克明寻了来,便把我们的话题岔开了。
他刚从欧洲考察回来,发现那里全谷物食品很流行,因为这种食品在加工过程中,许多膳食纤维、维生素、矿物元素与其他营养素流失小。他问陆教授,如果在国内也开发这类食品,发展前途会如何?其中的保鲜如何解决?有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解决食品的氧化问题……
他们的谈话显然太专业,我们便悄悄地溜出去。
今天,陈克明做出的面条口感好、耐煮、不糊汤等品质的背后,就像我们遇到的这种场面,“痴心”不是写在脸上,而是伴着每天的生活和工作。
曾经手指受伤不得不放弃木匠活面临无以养家;曾经在经营胆红素的生意上几乎倾家荡产;曾经上街卖面因为自己胆子小而不敢大声吆喝;也曾经缺少资金,不得不节衣缩食,四处借债…… 困境、痛苦、煎熬、狼狈……它们是人生的财富?但对陈克明来说,更大的收获是艰难中的自觉。
他变成了 “面痴”。面条为什么容易断?为什么会糊汤?为什么烘干时易坠条……面条的“十万个为什么”,从他32岁那年拿起擀面棍起,伴随着他一天又一天,一年又一年。 因为痴迷,陈克明的挂面技术专利越来越多,机械设备越来越先进,小小的手工作坊,一步步走出南县,走出湖南,走向全国。
今天,当全国许多挂面行业的企业还在市场窘境中徘徊时,克明面业的7个生产基地,年产能达20万吨,行销全国31个省(市区)。
即使现在挂面的规模,做到了中国第一,但他至今保留着一个习惯。只要在家里,早餐和晚上,他都会自己煮上厂里刚刚下线的面,不放任何“佐料”来尝鲜。“要让别人觉得好吃,先要自己吃出味道来。”他的味蕾似乎为面而生,经过他的嘴,能品评各个生产环节,是否有纰漏。
面条大王,是这样痴着炼成的。
“金字塔”顶,忧心长在
目前,在南县,做挂面上规模的企业已经达到40多家,生产能力达到50多万吨,有许多创办人都曾经是克明面业的职工。有一些人担心竞争会影响到公司,陈克明对这样的观点很不赞同。
“眼光要放远些,怎么只盯在小肚脐眼上?中国的市场有多大,以后还有世界的市场等着我们。”
“如果他们发展了,做大了,对我们的发展就是最大的动力。”
陈克明不只是说说,对于一时有困难的企业,他伸出双手去帮扶。2010年,南县第二大面条企业夏桂秋面业,资金周转不过来,还贷遇到困难。陈克明知道后,马上以个人名义担保借给夏桂秋60万元,以解燃眉之急。去年,夏桂秋再次“求援”,陈克明一次借出300万元。要知道,在发展初期,这两家企业可是较劲的,在狭窄的地盘里,曾经是心知肚明的竞争对手。
“长大”后的陈克明,已然明白,百花齐放才是春。
挂面做到中国第一,陈克明却在“世界”中找到了巨大的落差。这种差距,让他心有不甘。他以自己憨憨的方式,将这种心情表达出来。
南县举行“中国挂面之都”的授牌仪式,极喜庆的,主办方让他发个言。在简要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后,他“放炮”了。
“我参观过意大利一个区区不足30人的面条厂,生产车间几乎看不到工人在操作,但它每天的产量居然高达300吨,而在国内很多企业即使按每300人算下来每天的产量也不足120吨,相比之下,让人为之汗颜啊!” “去年,我出席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面制品博览会,来自世界各地参展的面制品琳琅满目,但我们中国作为世界面制品的发源地,在此竟找不到一席之地。作为一名中国人,一名从事挂面生产多年的企业负责人,真是感到无地自容!”
“炮”是放给行业的,更是放给自己的。
“这样的场合,这样敢讲真话,没有想到。”散会了,一个来自北京的老领导非常感佩。
站在国内行业的金字塔顶上,陈克明将“小我”淡去,感受的不是无限风光,而是忧心长在。
“上市是坐电梯,不上市,爬楼梯不也要爬上去?”
2012年,陈克明办了几件大事,最大的便是在深交所上市。
认识他的人,对他的一般印象就是“不会说”。甚至包括他身边的人,不到关键时刻,听不到他多说几句话。
克明面业工会主席黄劲松说:“上市前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北京‘过会’(新股发行前证监会审批会),这个要董事长亲自作汇报,我们都急出一身汗呢!”上市前一天,董事会不停地叮嘱,还希望陈克明将汇报材料背下来。
“急什么!上市如果是坐电梯,不上市,爬楼梯不也要爬上去?”
不得不说,陈克明的言语,有时如“金子”。
“过会”的结果出乎众人意料,陈克明的南县普通话讲到一半时,证监会评审竟然带头为他鼓起掌来,一切都超乎想象的顺利!当我们问他说了什么精彩言论时,他一本正经地说:“我也没说什么,证监会问到增白剂的问题,我说,不管是国家允许还是不允许,从做挂面的那一天起,我就没有使用过增白剂!”
“我上市真的不是为了圈钱,而是为了让企业更加规范,实现持久的发展。”他不紧不慢地告诉我们:“经过上市的‘折腾’后,公司所有的环节都梳理了一遍,规矩多了,制度跟上来了,人也轻松了。”
陈克明做的另一件大事,就是开始围绕食品画“圆”。
正如他看到与世界的差距一样,他把眼光投向了研究和技术提升。克明食品研究院在长沙正式挂牌运作,这里也将崛起一座国内最先进的挂面加工生产线。2013年竣工后,消费者可以“透明”地参观挂面生产的全过程。
2012年11月6日,克明面业与陈国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协议。陈国泰是浙江人,19年专心做酱菜,光在湖南一天就能生产300万包佐料包,成为全国单体产量最大的酱腌菜生产工厂。他在君山区搞企业,也把自己搞成了“当地人”,成了君山区松湖居委会党支部第一书记。
陈克明与陈国泰相见,两双粗糙的大手握在一起,双方从眼里就望到心里:“都是搞事的,便一起搞。”董事会很快作出决断,出资4800万元参股国泰食品。
2012年12月下旬,我们在南县看到了即将落成的巨大的蔬菜深加工厂区。再过几个月,用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,加工出的蔬菜产品就将下线。
我们奇怪的是,投资的决定如此之快,有把握吗?
陈克明的回答很简单:“我对陈国泰这个人很有把握!”
作为一个上市公司,在南县克明面业总部,是找不到专门的办公楼的。一长溜低矮的平房,既作办公用,也是厂里的大食堂。他在车间的下层,有一间办公室,如果不是有客人来相谈,他很少进去。
“这么大的一个公司,你怎么发号施令呢?” 他笑笑:“我很多时间就在车间,就在员工的中间,哪有那么多命令呢?”
陈克明的生活很简朴。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,他在长沙约记者谈事,7点多,他一个人在一个很普通的酒店里,要了一个10多元左右的盖码饭,就对付了晚餐。我一脸的惊讶,他看我那样子,说道:“怎么了,蛮好的,一个人的肚子有多大呢?” 陈克明做的许多事,用常理去看,是有些“愚痴”的。而在这后面,崛起的却是中国挂面的一座高峰!
(文/《湖南日报》记者 李志林 秦慧英)